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等课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逐渐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本科点、硕士点到博士点的建设任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学科基础
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可追溯至建校之初,尤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其学科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课程设置增长显著,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学科体系也日益完备。河南城建学院自1983年建校即成立社会科学系,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2005年社会科学系更名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落实05方案,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2017年7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恢复为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2019年3月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了新的台阶。
二、学科方向及特色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在一级学科基础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二级学科,逐渐形成了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运用研究”。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学和科学社会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原典原著,重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推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大学生价值观与当代社会思潮问题,重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工程伦理问题。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地方党史研究”。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与基本规律、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河南、豫西南、平顶山地区的地方党史等问题。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城市治理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结合河南地区的城市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
三、学科团队及平台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近年来不断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整合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现有二级学科团队4个,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博士8人,被学校评定为校级思想政治理论优秀教学团队,并成功立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学术梯队合理的学科建设队伍。现拥有国家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研究院、河南城建学院廉政文化研究院、平顶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中心等市级、校级科研平台。
四、学科标志成果
近年来,学科成员立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河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5项,其他各类地厅级项目20余项;立项校级科研团队1项;出版专著5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学科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依托理论课堂和实践教学基地凝练具有地域特色的“五种精神进课堂”、具有城建特色的“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思政课,探索“馆课结合”的特色思政教学新模式,形成以专业理论学习为中心、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抓手、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7月,我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乡村振兴主题)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五、学科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产生原因、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等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把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研究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城建类特色,强化工程伦理和大国工匠精神研究,突出习近平新时代城市治理理论研究。
六、建设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有效办法上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密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实施河南“十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能力。
(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夯实学科理论基础。
将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键,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和思想理论武装等多维度过层面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学术基础,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真正做大做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落到实处。
(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和价值立场,以新征程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价值诉求为现实着力点,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解释力度,将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为科学理论、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次要坚持要科学传承、合理借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善于借鉴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主动、积极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对话,敢于和善于回应当代社会思潮提出的挑战。只有通过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才能在交流交融交锋中拥有话语权、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航向。
(三)坚持为国育才,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
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为载体,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需求,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通知精神和工作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导、资源配置等不断建立健全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机制。其次遵循推动传统教学优势和信息技术融合的建设理念和思路,积极推动新征程上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使思政课程体系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再次,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育人,加大实践教学创新力度,进一步开拓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最后,进一步彰显城建特色的学科建设,系统研究党的城市建设理论,习近平新时代城市治理理论、生态环境理论、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理论等,为城建类人才培养提供道德、政治、文化、价值观的理论支撑。
(四)坚持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学科智库功能
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的的智库定位,密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河南“十大战略”等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对国内国际形势进行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智库平台建设,努力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修养深厚、科研势头强劲的学科智库人才队伍,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和出版专著、参与重要政策文件的起草等方式,积极为重要领域和地方提供党政决策咨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智库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价值观领域的引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河南建筑工程大学做出重要贡献。